《西游记》中启示世人的名诗警句 - 知乎

日期: 栏目:亚冠直播 浏览:23 评论:0

《西游记》中启示世人的名诗警句 - 知乎

  明代著名小说家吴承恩(字汝忠,约1500-约1582年)的《西游记》精彩连篇,看似老少咸宜的神魔小说,在唐三藏、孙悟空、八戒、悟能师徒的八十一次历劫难斩妖魔的过程中,说的是正格的修持心性的求道之书。

  《西游记》第一章的题名“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展示了本书要旨。孙悟空“飘洋过海寻仙道,立志潜心建大功”;本书压轴的一章“九九数完魔灭尽 三三行满道归根”,讲了师徒历经九九劫之难,圆满得道还本归真。

  故事从花果山展开,这山“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万劫无移大地根”是天造地设的善境,象征掉落人间凡胎的根本,生命的础石。美猴王从这里诞生,带着珍贵的修行的初心,“独自登筏,尽力撑开,飘飘荡荡,径向大海波中”,投入人间幻海去修行:

  有分有缘休俗愿,无忧无虑会元龙。

  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

  他一心就想访问佛、仙、神圣之道,觅个长生不老之方。见到的世人却为幻所迷,都是为名为利之徒,竟无一个为身命者。透过初入世道的孙悟空的眼,看到这般人间世态: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

  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上诗点破了世人眼光浅短看不透人生要义的痴迷。在这样的修行故事中,《西游记》还给人间留下了哪些名诗、什么警句呢?一起来看看:

  “夫人身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全此三者,幸莫大焉。”

  (“中土”指中国之土。生命最大的幸运是得人身、生中土、遇正法,此三全乃有机会修炼证得正果。)

  “仙名永注长生箓,不堕轮回万古传。”

  (长生箓即长生册。修炼成仙,超脱轮回。)

  “法本从心生,还是从心灭。生灭尽由谁?请君自辨别。

  既然皆己心,何用别人说?只须下苦功,扭出铁中血。”

  (修炼首要修心。在人类这层时空看,铁中哪有血?“扭出铁中血”寓意修炼的苦功要超出凡俗之境,修炼的标准要超越凡尘之理。)

  “大丹不漏要三全,苦行难成恨恶缘。 道在圣传修在己,善由人积福由天。”

  (三全指精气神三全。过去所作的不善行为累积成“恶缘”,阻碍人的修炼。修在自己,福不外求;善行应天,福气天降。)

  “解除三事从前恶,一念皈依善果弘。”

  (人心生一善念,惊动上天。应和古诗:“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性定果然如浪静,身安自是觉风微。”

  “草履麻绦粗布被,心宽强似着罗衣。”

  (麻绦(*tāo ,绳带);性定、身安、心宽都是人间修行的功夫。)

  “百岁光阴似水流,一生事业等浮沤。

  昨朝面上桃花色,今日头边雪片浮。

  白蚁阵残方是幻,子规声切早回头。

  古来阴骘能延寿,善不求怜天自周。”

  (浮沤:水上之浮泡。骘音同“至”;阴骘也称阴德,为默默行善的德行。光阴似水,转眼一生事业成就变成泡影,只有善德恶业留下来。人在做,天在看!天祐善人。)

  “富贵功名,前缘分定,为人切莫欺心。”

  (富贵功名其实是由过去世所造下的善恶因缘所定了! 为人切莫欺良心,要为来世造善缘积福德。“广智广谋成甚用?损人利己一场空。”)

  “处世须存心上刃,修身切记寸边而。

  常言刃字为生意,但要三思戒怒欺。

  上士无争传亘古,圣人怀德继当时。

  刚强更有刚强辈,究竟终成空与非。”

  (“心上刃”是忍,“寸边而”为耐;“忍耐”是处世修身的真工夫。人与人之间怒气攻心争强斗狠,终究只落得一场空、一身非!)

  “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

  (怎去色心?心中存念:避色如避仇!)

  “一叶浮萍归大海,为人何处不相逢。”

  (人生何处不相逢,生命有时不长在。彼此互相宽容,好聚好散。)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修炼不畏难! 自古道:“山不碍路,路自通山。”何以言有路无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西游记》压轴示人:

  九九归真道行难,坚持笃志立玄关。

  必须苦炼邪魔退,定要修持正法还。

  莫把经章当容易,圣僧难过许多般。

  古来妙合参同契,毫发差殊不结丹。

  闯过劫难的考验非常艰难,无论是皈依基督教、佛教、道教还是其他宗教,都必须坚定志向苦修炼,战胜邪魔的引诱,坚定正法的修持,即使仅仅一念之差、一丝一毫之异,都无法得道修成正果!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