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体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体育事业协调发展,全力落实抓党建、促发展、惠民生,高质量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推动各项体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党建工作全面加强
(一)党建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我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相继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七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市各级党代会精神学习贯彻,完成“亲清政商云学堂”系列讲座线上学习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等专题学习。组织全体干部参加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轮训和市管干部学习贯彻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线上培训,督促开展“浙里学习”平台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课程学习等。及时召开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动员部署会和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对全市体育系统学习宣贯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部署。把贯彻落实上级精神与为民办实事相结合,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开展助企服务,精准帮扶企业解决难题;围绕“双报到双服务”、“双下沉”等,积极开展清洁卫生、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等活动。
(二)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进。及时梳理2022年度巡察发现问题“全面对照、全线整改、全域治理”专项行动总结材料;完成“合同钉”录入8条;完成七张清单重大督查问题整改落实4个;部署开展“同心喜迎二十大·清风护航共富路”廉政主题教育宣传月相关活动,引领体育系统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廉洁自律、实干担当意识,筑牢反腐倡廉防线;开展领导干部兼职专项整治“回头看”,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从业行为;主动自查自纠,梳理体育系统运动员技术等级认定、体育等级赛事、体育协会管理及体育类经营等三方面廉政风险点,提前做好风险防范。
(三)意识形态领域守牢阵地。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体育思想舆论。连续第四年与市融媒体集团签订全媒体战略宣传合作协议,常态化开展宣传报道,借助“8.8”全民健身日、节假日、赛事活动前后等各个重要时段,通过纸媒、网站、微信、视频号、客户端等宣传平台开展多角度、全覆盖宣传报道,并在瑞安新闻客户端推出“体育让生活更美好”专栏。全年在国家、省、温州和瑞安市级等各类媒体分别推送本地体育新闻130余篇,其中省、国家级媒体有24篇,借助宣传媒体不断展现瑞安体育新成就、城市发展新面貌。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二、服务大局有力有序
(一)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慎终如始抓防控。一是对外,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严抓防控措施落实。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加密对体育行业重点场所扫码验码措施落实情况的“四不两直”督查检查,每周对主管场所扫码执行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及时发现漏洞和薄弱环节。全年协助G15高速瑞安出口和甬莞高速瑞安东出口疫情防控执勤点值守超400人次,进驻市级集中隔离点5批次,下沉包联锦湖街道虹北、城西社区近2000人次,合计服务时长超16000小时。另一方面,从严从紧做好赛事等人群聚集性活动疫情防控工作,成立大型聚集性体育赛事活动疫情防控工作专班,按照“非必要不举办、能线上不线下”原则,严控50人以上的聚集性活动,并做好逐级报备,层层把关。二是对内,进一步加强自身管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对中心辖区内的游泳馆、体育馆、田径场、核酸检测点等场所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日常巡查,指导各场所落实“五必须”。主动完成核酸检测,非必要不离温,离温人员提前向综合科和党总支报备,及时上传“hui服务”机关党建系统平台。
(二)全力守住安全发展红线。一是持续推动落实“除险保安”,不断强化体育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推进风险隐患企业自查、属地检查,全力做好节假日、二十大等重点时段安全生产除险保安巡查工作,全年共发现问题隐患并整改15处。二是突出风险防控,着重围绕市领导批示精神,抓好体育人群防暑降温、未成年防溺水、赛事安全等专项工作,健全应急处置机制,落实安全工作方案,确保隐患闭环整治。联合市文明中心等四部门印发《“救在身边·应急救护进赛事”行动实施方案》,推进我市重大赛事活动应急救护保障工作。三是系统性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一方面,全方位开展责任体系全覆盖工作,对相关人员开展系统录入针对性辅导培训,确保各类责任人明确职责和操作流程,及时录入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利用各类学习会、赛事活动、LED屏等载体,全面开展安全生产知识日常学习和集中宣传,营造浓厚的体育安全氛围。
(三)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彰显体育特色。一是聚焦数字化改革,围绕“浙里健身”省级重大应用贯通,进一步提升应用使用活跃度,抓好应用总结提炼,让体育数字服务更便捷。荣获2021年度“浙里办”体育公共服务专区运营支撑优秀单位,《瑞安市借“亚运热”探索体育强市建设新路径》获登省《竞跑者》。二是推进共同富裕,落实好共同富裕“1+7+N”重点工作清单和“1+5+n”重大改革清单任务,体育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先行示范,《多措并举,优化全民健身资源配置(全民健身好生活)》等制度、理论成果获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多家国家、省级媒体刊发。三是做好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答复办理,共办理落实建议提案19件,其中主办10件,会办9件,面商率和满意率均为100%。四是助力全市各类创建试点,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复评;协助申创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县域型试点,打造适宜的儿童成长体育空间;创建瑞安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推进社会力量办体育事业改革,实施“体育进企业”计划。
三、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一)加强领导,全民健身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制定《瑞安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2-2025年)》,成立瑞安市全民健身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部署我市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二是全面推行基层体育委员工作机制,配齐建强基层体育工作队伍,打通体育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成立瑞安市基层体育委员工作总站和各镇街基层体育委员工作站,每个行政村(社区)设立基层体育委员,推动基层全民健身治理,助力现代社区建设和乡村振兴。三是积极推进体育社会组织建设,规范管理,激发活力,市体育总会和中共瑞安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社会组织联合委员会顺利换届,新成立市幼儿体育协会、空手道协会等体育社会组织9个, 101家体育社会组织通过民政部门年审。引导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市花帅户外运动基地荣获温州市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基地;市围棋协会、市登山运动协会被评为2022年度瑞安市品牌社会组织。
(二)科学布局,全民健身场地建设大幅推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群众体育全域化发展思路,着力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问题,连续第五年将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列入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一是紧盯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重点短板指标(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断加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充分利用公园绿地、桥下空间、楼顶平台、旧厂房等“金角银边”,见缝插针打造市民身边健身场地设施网络,满足群众便捷健身需求,实现全民健身空间“推门可享”。提前并超额建成省市县各类体育民生实事项目56个、健身路径112.5新增体育场地面积约90万平方米(录入系统待上级体育部门审核中),人均体育场地面积预计将大幅提升。二是完成云江绿道连线提升改造工程收尾工作,同时实施高楼、平阳坑、曹村绿道连接及改造提升工程,该项目以云江绿道连线提升改造工程为基础,连线至高楼环寨寮湖绿道,实现全线串联,是麻素挺副市长挂帅联系重大项目。三是严格落实新建居民住宅区全民健身设施配套建设“四同步”(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要求,积极对接住建部门参与新建、改扩建小区体育设施的方案评审和验收,全年共参与评审、验收35个新建住宅小区。
(三)突出主题,群体性赛事活动日益丰富。坚持以丰富多样的群体活动为载体,推动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广泛开展,增强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党的二十大前后,分别围绕“全民健身奔共富喜迎党的二十大”和“全民健身奔共富信心满怀向未来”的主题,承办温州市级全民篮球赛、足球赛、排舞(曳步舞)赛、健身跑4项目瑞安赛区比赛及2022温州市第三届职工三人制篮球赛;举办2022年瑞安市“胶之炖食品”杯第四届速度轮滑锦标赛、第二届“蓝图测绘杯”青年男子篮球邀请赛、中国象棋团体赛、国际象棋比赛、首届“街头飞盘3V3”混合团体赛、第三届八人制足球联赛以及各类社团群众性赛事活动200多场,特别是新兴体育项目飞盘与桨板赛事的兴起,很大程度满足了我市广大群众观赏高水平体育赛事的需求,丰富了广大市民的业余体育文化生活。按照“政府引导、社会承办、全民参与”的全民健身工作思路,全年共投入赛事活动200余万元,直接带动社会投入资金600余万元。
(四)上下联动,科学健身指导逐步深入。坚持科学和公益导向,创新举措,整合资源,提升群众身边的健身指导水平。一是大力培养群众体育活动带头人,举办2期三级社会指导员培训,新增260余人,积极推荐参加温州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提高骨干社会体育指导员履职上岗率。二是精心组织全民健身公益培训,举办篮球、围棋、羽毛球、健身排舞、瑜伽等17个项目公益培训和4期科学健身大讲堂;太极拳项目“送下乡、进社区”活动,受益人群超3000人;联合市红十字会“救在身边”培训运动救护人员200多人。三是不断完善国民体质监测服务体系,对20个乡镇(街道)各年龄段群众抽样体质监测5100多人,超额完成省局布置的监测任务,及时将数据录入系统、监测数据整理归类上报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举办2期约400人企业职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试专场;与市卫健局联合举办健康瑞安行动“健康达人”评选活动、“万步有约”健走激励活动等,倡导培养健康生活方式,营造科学的全民健身氛围。四是扩大体育惠民广度和深度,首次开展“体育进军营”,向海警瑞安工作站、八十亩2602部队73分队等4个地方部队赠送体育健身器材,彰显体育拥军情怀;连续第三年与中国人寿瑞安支公司签订百姓健身房指定场所和体育赛事活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协议,为全市体育锻炼人群提供兜底保障。
四、竞技体育成绩斐然
(一)提升水平,增强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今年,我市大赛成绩持续突破,王芝琳摘得2022年射击世锦赛女子10米气步枪团体金牌,既是我市首枚射击世界金牌,也是中国队时隔20年再次夺得该项目世锦赛冠军;在第十七届省运会,瑞籍健儿摘得50.75金29.25银38铜,总奖牌和金牌数居温州各县(市、区)第一,尤其是金牌数达到预期目标175%,占温州全市的三分之一多,创下参赛省运会历史最好成绩,而且我市运动员还勇夺省运会温州代表团首枚奖牌和竞技体育类首金,为温州参赛奏响开门红;小将刘瑞平参加2022年“体总杯”全国体操团体锦标赛,包揽女子跳马、高低杠、平衡木、自由体操四枚单项团体金牌;阙景逸在“铁人杯”全国少年体操U系列锦标赛中获得男子10岁组个人全能、鞍马、跳马、双杠、单杠、蹦床冠军,自由体操和吊环亚军,同时获得落地稳定奖和最佳完成奖冠军,在总计十个项目中收获八金两银;金正涵、梁怡在全国青年羽毛球锦标赛中夺冠。
(二)顶层谋划,完善青少年体育发展制度。根据“合理布局、整体推进、一校一品”的工作思路,以体校为龙头、体教融合、社会力量办体育为补充进行布局谋划,不断完善青少年竞技体育发展制度。一是联合市教育局出台有关优秀运动员招生、学籍管理、学训、比赛等方面一揽子政策,逐步完善高中、初中、小学优秀体育苗子相衔接的一条龙选拔训练机制,完成运动员新增注册697人。二是深化体教融合,依托“双减”政策,积极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发展,在原有中小学生各类赛事基础上,不断进行赛事改革创新,开启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办赛新模式,一方面采用由线下转变为线上举行,通过“云端”竞技的方式组织比赛,另一方面调整竞赛日程的编排,由原来的以项目编排为主改为以年龄编排为主,有效促进人员分流,缩短运动员在场滞留时间,圆满完成温州市武术套路锦标赛、瑞安市中小学生体育节等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比赛,彰显我市中小学生健康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三是持续推进社会力量办竞技体育,根据《瑞安市社会力量兴办竞技体育训练机构星级评估暂行办法》,评定出五星、四星、三星级机构各2个、1个、2个,并给予资金补助。四是加强资金要素保障,全年累计发放各类省扶持基金和温州阳光基地资金、运动员伙食补贴等经费共计94万元。
(三)深化改革,奠定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坚实基础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一是市业余体校综合训练大楼竣工投用,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2亿元,配置篮球、乒乓球、游泳、武术等11个项目场馆,专设科研室、综合力量训练房等功能用房,将成为我市体育人才培养的新摇篮。市业余体校新一轮“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评选已通过省局审核上报国家体育总局。10月份,邀请省举重队来瑞开展全省举重项目综合训练营活动,是我市历史上首次承接省举重运动队来瑞集训。二是创建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已创成3所省级、5所市级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学校,其中滨江中学(田径、女子篮球)、玉海实验中学(田径、男子篮球)、塘下一中(田径)、锦湖实验小学(足球)、湖岭镇中(足球)、飞云中心小学(足球)等6所市队校办硕果累累,滨江中学培养的多名女篮运动员在第十七届省运会上代表温州参赛共获得4枚金牌,其中三对三项目两名运动员荣获一级运动员称号;由飞云小学、安阳实验中学等校学生组成的足球队,代表瑞安参加温州市青少年U系列足球锦标赛获得6个组别2个第二、1个第三的好成绩,刷新瑞安足球历史最好成绩。三是大力优化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队伍,做细做实反兴奋剂工作,举行第十七届省运会反兴奋剂教育参赛资格准入考试,做到兴奋剂问题“零出现”、“零容忍”;首次举办武术套路教练员培训班,吸引全市近50名从事武术套路项目的教练员参加。
五、体育产业稳步发展
(一)优化政策,做精服务,努力提高我市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一是探索社会力量投资模式,落实市政府《关于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与运营体育场所的意见》,不断优化体育营商环境,探索体育场馆建设新模式,阁巷高速桥下空间利用盘活闲置空间约15045.4平方米。谋划虹桥体育商务区、塘下全民健身中心二期、马屿全民健身中心、高楼桥下空间体育场地项目前期,以及东山、塘下鲍田约40亩拆改用地建设临时体育场馆项目。建成瑞安外滩两个体育公园,总面积达30万平方。利用闲置用地、旧厂房落地塘下青少年素质成长中心、西山文体中心等6个社会力量建设运营体育场馆,面积约2万平方米。二是增加优质体育产品供给,加快体育产业基地建设,促进优质体育产品迭代升级,瑞安幸福谷乐园入选2022年度浙江省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三是落实助企纾困优惠政策,不断优化政府采购,体育赛事、公益培训类政府公共服务项目100%交由各体育社会组织承接,大力提升体育社会组织承接体育公共服务能力。
(二)创新载体,做实基础,尽力拓展我市体育产业资源存量。一是扩大产业资源布局,加快“环浙步道”瑞安段建设,共完成“环浙步道”省环线、市域环线和支线瑞安段数据采集268.046公里,成为全省第一个完成采集及主线标识安装的县(市、区);助推体育公园建设,建成东外滩青春公园、新外滩体育公园。二是指导体育场所有序开放,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认真统筹疫情防控和体育场所有序开放工作,严格落实上级有关部门发布的体育场所开放指引,加强日常检查和抽样督查,打造安全放心的体育消费环境。三是深耕“体育+”模式。充分挖掘体育健身给文化、旅游、商贸、健康等产业发展带来的联动效益,不断壮大赛事效益,积极发展“体育夜经济”,吸引更多市民参与健身消费,为城市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三)刺激消费,做优环境,全力扩充我市体育产业效益增量。一是打造体育品牌赛事,适时举办纪念毛泽东同志“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70周年暨2022浙江省小篮球联赛(中国小篮球系列活动·浙江·瑞安)、2022年“一步伴杯”温州市体育舞蹈(国标舞)公开赛等品牌体育赛事。二是发放体育消费券,开展以“运动过五一·健康迎亚运”为主题的瑞安百万体育消费券限时抢活动,使用范围覆盖游泳、健身、羽毛球等22个体育项目,吸引32家体育消费券定点场所参与,累计在线抢券达26万人次、点击量超过150万次。首期共发放50万元,核销率高达100%,直接带动效应达4.5倍,间接带动效应超10倍。三是推进瑞安体彩高质量发展,全省首家浙江省体彩品牌与十足便利店合作升级的“十足体彩特色店”落户锦湖街道体育小区十足便利店,荣获“2021年度浙江省体育彩票销售突破三亿元县(市、区)”。截至10月31日,我市体育彩票累计总销量2.84亿元,暂列全省县、市第一(义乌市除外),为国家筹集公益金7510.77万元、瑞安市本级筹集公益金1126.61万元。
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杭州亚运会举办之年。全市体育战线将紧抓亚运契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上级体育部门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以稳进提质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提供更多“瑞安经验”。
一、健全服务供给,构建全民健身体系新格局
(一)完善公共体育设施,提高全民健身幸福感。持续推进体育民生工程,2023年拟新建球场类(多功能运动场、笼式足球场、半篮等)、百姓健身房、登山步道等省市县各级各类体育民生实事项目30个以上,完善市、镇、村三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努力补齐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设施短板。推进公共体育场馆服务大提升,进一步实现群众健身便利化、场馆运营智慧化、服务供给特色化。着重谋划虹桥体育商务区项目(瑞安全民健身综合体),打造以体育为核心,融合体验、娱乐、教育、消费等业态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体育休闲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民健身、全民健康和潮流消费深度融合。继续推进马屿镇全民健身中心、塘下全民健身中心二期项目建设前期谋划和外滩体育公园智慧步道提升项目建设,逐步构建“10分钟健身圈”。
(二)推广群众性赛事活动,提高全民健身参与率。坚持政府、市场、社会“三轮驱动”,通过片区联动、行业互动等形式,积极创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办赛模式,推动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的经常化、多样化、多元化,丰富群众健身活动供给。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疫要求,做好群众体育赛事的组织策划工作,确保赛事活动科学、安全、有序开展,谋划举办以“迎亚运”为主题的各级各类群众性体育赛事50场以上,支持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承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形成群众身边“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比赛、月月有亮点”的活跃局面。
(三)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提高全民健身满意度。不断加强科学健身指导,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精准化管理,持续举办瑜伽、篮球、太极拳、健身排舞等面向全市的各类体育健身公益培训30班次以上,进社区、送下乡,提高体育健身普惠性。新增3A级以上社团2个,努力提升社团承接赛事活动的服务能力。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新增200人以上,补充基层体育骨干队伍,督促提高履职率,为市民健身提供优质服务。举办体育健身知识大讲堂3场以上,提升城乡居民健身科学素养,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完善国民体质监测中心设施建设,抽样国民体质监测4500人以上,举办2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试,系统掌握市民体质状况,逐步提升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继续购买百姓健身房指定场所和体育赛事活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为特定体育锻炼人群落实保险“托底”,降低安全隐患风险。
二、深化体教融合,推动竞技体育再上新台阶
(一)筑牢青少年体育发展阵地。加强“校内+校外”联动,推动学校体育多项目、多特色、多技能发展。积极推进田径、篮球、跆拳道、羽毛球、乒乓球、武术套路等运动项目进校园工作,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模式,持续推进“三大球”项目进校园,鼓励支持业余体校和优质社会竞技体育训练机构与幼儿园、中小学校以共建、联办的方式来丰富青少年儿童体育活动,支持有特色的学校结合地域特点开展皮划艇、赛艇、游泳、攀岩等特色体育项目,打破体制束缚和注册壁垒,创新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发展校园足球项目,探索符合我市实际的校园足球模式。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争取出台瑞安市级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评审标准,创成省、温州市级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学校2所。完善体教融合相关政策,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落实社会力量办业训经费扶持。
(二)优化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调整2023-2026周期全市业余训练布局方案,按照“巩固发展优势项目(武术套路、篮球、射击)、努力突破潜优势项目(重竞技、小球项目、水上项目)、调整改进弱势项目(体操、排球、足球、田径等)”,展现项目梯队建设新布局。大力推进市队校办模式,建立健全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我市各高中学校体育特长生招生扩面提质工作,防止优秀运动员流失。挖掘体育后备人才,形成以体校为骨干,以学校、社会为补充,多元培养模式推进项目深层次发展,为社会训练机构与学校搭建合作平台,不断完善体校招生计划和招生测试标准,落实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能就近进入优质学校就读。以运动员选材、提升训练效率为重点,继续深化市业余体校与市中医院体医融合和科研工作。
(三)完善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体系。进一步优化赛事方案,每年至少举办2次学生运动会或1次大型体育节活动,打造有瑞安特色的青少年儿童体育赛事,为青少年儿童运动员提供更优质体育运动资源,促进运动员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不断完善青少年参加各级各类体育竞赛活动制度,鼓励瑞安市各学校参加省级、温州市级阳光赛事,打通由活动到竞赛的链条,活络健身、训练与竞赛的通道。秉持“安全、高效、绿色、开放”的办赛理念,承办2023年浙江省青少年儿童武术套路锦标赛。
(四)加强竞技体育队伍建设。推动体校改革,成立青少年训练中心,进一步完善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实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精品工程,努力做好业训及运动员的选材、输送、参赛等工作,保障运动员安全、科学训练。鼓励有条件的体育传统学校增设体育教练员岗位,畅通高等院校体育训练专业、高水平运动队退役运动员、省优秀运动队退役运动员等高层次体育人才进入学校带训任职,通过充实体育师资、教练员队伍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我市青少年儿童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加强体育数字赋能,筹建竞训管理工作平台,打造数字化训练管理系统,完善运动员个人信息档案和数字化训练档案,提高竞技体育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
三、推进融合发展,培育体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一)优化发展环境,夯实产业基础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围绕我市《关于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与运营体育场所的意见》,努力营造良好的体育市场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进入体育市场,加强体育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开发。充分发挥我市山、水、林、田、江、海等资源优势,发展漂流、皮划艇、溯溪、垂钓、徒步、登山、露营、山地自行车等运动休闲项目,打造一批优秀运动基地和线路,逐步形成“体育+”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并积极探索新时期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新思路、新举措,不断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水平。结合万里“环浙步道”清廉文化长廊建设要求,加快“环浙步道”建设力度,继续完善“环浙步道”主线瑞安段标识标牌,以及市级环线、支线的标柜柱、指引柱和标识标牌配置建设,
(二)做精重大赛事,打造活动品牌。按照“一县多品牌”要求,加强培育城区半马、曹村风筝、芳庄漂流、南滨龙舟、北麂海钓、高楼露营等各具特色的体育品牌赛事活动,丰富赛事产品,充分发挥体育赛事活动引人流、聚人气的功能,逐步形成以赛事为平台的体育经济形态,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打造我市经济增长新动能。2023年着重谋划举办全国风筝精英赛(瑞安站)、瑞安半程马拉松、浙江省小篮球联赛、温州市体育舞蹈(国标舞)公开赛等重大赛事5个以上。
(三)强化主体培育,繁荣体育市场。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体育服务、赛事活动服务等领域,培育一批有区域影响力的体育市场主体。持续做好体育消费券的发放工作,计划面向足球、篮球、羽毛球、游泳、拉丁舞等20余种体育项目,不断激发体育市场消费活力,提振体育市场信心,切实满足广大市民的体育健身需求。
评论留言